去京郊历练。
今日清晨,南山书院的公示墙上便放上了黄文举的文章,只是重新找人抄录了一份,也没写作者。
民间疾苦自然要关心,但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读书人固然是凌云壮志的多,但是更多的人考虑的还是自身的利益,以及家族的利益。
文章已经贴了出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惊醒的人自然是会警醒。
书院从来都是给你一块敲门砖,至于你拿着它要敲什么门,还是看自身。
黄文举是愿意做实事的人,这一点,杨老山长很是欣慰,这徒弟没收错。
前一段时间,黄文举一直对黄舟挽抱着愧疚,他这当哥哥的,没照顾好妹妹,反而让妹妹一直在外奔波。
警醒之后,黄文举的眼光格局得到提升,不然黄舟挽那一幅画,也不会是他率先看出问题,盛世之中,人们或许不缺少衣食,但是不读书识字,天圣很容易乱套。
黄文举当年是跟着自己爹娘见识过边塞风情的孩子,那一段记忆被埋在脑海深处,被觉醒的黄文举挖出来。
专属于黄家的那一颗心醒来,黄文举有自己的济世救民的胸怀,黄家先辈的精神感召了黄舟挽之后,又唤醒了黄文举。
怎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