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欢喜似乎是不自觉而常驻心中的。当心灵感受压抑、狭隘、堵塞、忧虑时,那种痛苦似乎也是不自觉而徘徊内心的。这二者之间,虽然本质上,并无差别,都是因为对心相的定义所造成的感触。若无相关知见定义,这些境相也就不会产生。但正因为偶们处在这样的知见定义下,世界观的现状就是如此,就是有自由和不自由、解脱和束缚、释放和压抑、沉迷与悟出等等相对知见,因此当相反或对立的心用出现时,必然会出现与之对应的相反境相。
同样,相反的境相改造时,也会衬出相反的心用来。比如从痛苦走向喜悦、从束缚走向解脱、从压抑走向释放、从沉迷走向领悟。心的用处,直是无所不能,只因认知的局限,好坏的定义,取舍的标准,让使偶们以为它“只能怎么样”,或“不能怎么样”了。
那僧人只因外境的转变,心中起了对比,而把对恶境的恐惧执着,稍稍放下了一些,心中已是大为开阔明朗。而心相的转变,已使他对外境的感触生发出了极大变化,一步步走向烈焰中,竟不觉得恶火梵烧之痛,似在幻影中游戏一般。
他刚一进来,便见到一团黑影在半空中旋转,影中传来极其古怪,但听起来却有异乎惨烈的呐喊。他对不远处的刘迦问道:“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