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游在网上看过这么一个典故,就是关于这马奇所说的《兰亭集序》的,但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据说这《兰亭集序》的真机传到王羲之的后代智永时,由于智永出家当了和尚,所以在临终的时候将它传给了自己的弟子辩才。而这辩才擅长书画,为了防止这个《兰亭集序》被盗,将之《兰亭集序》珍藏在梁间暗槛之中。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遍求兰亭真本,后来不知怎么打探到这真迹就在辩才手中,于是想方设法谋取,但辩才不露真情。
无奈的唐太宗想了个主意,他派御史萧翼到越州,让其设计骗取真迹。为了完成唐太宗交代的任务,这萧翼扮成一个穷书生,带着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一些杂帖来拜访辩才,同他交了朋友,两人经常饮酒赋诗,评论二王书画。一次,在酒酣耳热之时,辩才终于透露出他藏有《兰亭集序》的真本。萧翼使辩才视他为“好友”而慢慢失去警觉,将兰亭真迹置于桌案之上,不再放回梁间暗槛。
一天,萧翼知道辩才外出,便潜入僧房,盗走了兰亭真迹。萧翼偷走兰亭真迹,来到地方官处,命令他传辩才面叩朝廷御史。辩才到后,萧翼对他说,他奉圣旨来取兰亭真迹,现在已经到手,特唤他来告别。辩才听后,气昏在地,惊悸痛惜而死。唐太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