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维华客套了一句后,随机道:“贵军从三洲田打响了革命第一枪,原本你们的展方向,应该是本着广州去的,不知为何突然转向了东北方向,莫非贵军是打算前往福建厦门一带?”
若是,在未进行刚刚革命之讨论前,岳维华问出这番话,只怕郑士良会怀疑岳维华是不是清军的探子,但是现在,郑士良只会讲岳维华,当成是关注起义军的同道中人,故而只是略一沉吟,便直言道:“实在是武器和粮饷出了问题,英国人出面干涉,孙先生筹集的粮饷和器械被搁置香港,无法运入广州地界,无奈,只得将义军往东北方向前去,期望进入东瀛势力范围,从而得到东瀛人的帮助。”
岳维华点点头,显然同自己了解的那点历史是吻合的,若是按照历史轨迹走下去,那么这支义军,也就还有七八天的存在时间了,而这并不是岳维华期望的,尽管这场起义有着那么多缺点,甚至是岳维华大力扶持,最终都有可能要惨淡收场,但是岳维华还是打算,尽自己的能力,扭转一下历史的轨迹,至少让这场起义持续的更久一些,闹出的动静更大一些,这样一来,最起码能够让革命之思 潮传播的更广,为民众思 想的转变,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郑司令,恕岳某直言,东瀛人恐怕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