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舍的孟云不满道:“我们哪有时间去刻印,可以花钱请人印。”
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反驳道:“这些需要钱,参加文学社难道要交社费吗?”
同学们立即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
杨子建敲了敲桌子,实验室静下来后,他大声道:“对头,办社刊先需要的是钱,但不是从社员上收取。如果是这样,我这个全校第一穷,就得第一个退社喽。”
全班同学都知道杨子建穷得叮铛响,因此善意地轻笑几声。
“我们不油印,那质量太差,品调太低。我们采用铅印,由校印刷厂来干,所有社员、全校班级以及老师都分,全市所有学校、报社都寄去。有同学会问,钱从哪里来?因为我们是班社,学校肯定不会给经费。怎么办,当然是自立更生,我们是什么人啊,是笔竿子,我们可以组成通讯报道组,三人或五人一组,由熟人推荐,到广矿采访写宣传报道。这种文章,不仅在《橡树》社刊上表,还推荐给《南剑日报》等net报刊表,然后收取赞助费,这经费就来了。学校不是老说学生要社会实践吗,这就是社会实践。”
钱丽举手问道:“可我们没写过通讯报道,而且报社肯不肯刊?”
杨子建笑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