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上——
自从杨子建在《南剑日报》、《南剑广播电视报》、《南剑晚报》等九家报刊表了六七篇南唐古镇的散文,特别是《南塘风雨桥》的突然出名后,原本无人关注的古镇,突然名声大噪,前来观光寻古的城里游客一下增多了起来。
在九十时代初,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是非常少的,南剑市十几份net报纸是最大的信息平台,不仅十三个市县区所有单位企业都有订阅,几乎有点钱的知识分子、工人、商人老板也都有订阅,而像南剑广播电视报这类报纸,订阅量更大得惊人。
数万读者们看了《南塘风雨桥》,看到这座并不起眼的廊亭式古桥,居然是由一名秀才,一个想在五百年后和爱慕的女人了结一段情缘的男子建造的。
更要命的是,根据《南剑府志》记载年份,这座桥从建造起到今年1991年,刚好是五百年。
不多一年,也不少一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读者有了代入感——我和我的老婆、我和我的恋人会不会就是修了五百年后的那一对痴情男女呢?
某老婆问:“你是不是五百年前在南塘镇建风雨桥的那个男人?”
丈夫肯定要一本正经、带着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