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招呼打完,杨子建转身对那群大人道:“不好意思 让一让,时间紧,我要带同学去采风,老师有布置写作任务。”
说完,他打算带同学从右边一条小巷子里进去,南塘镇的小巷有如九宫八卦般,相互连通。
“我们也跟着一起去吧,这位文化站长好像什么也不懂,连知县府邸是谁的都弄错了。”一个三中的带队老师笑道,“刚才那位张师傅差点要赶我们走,就因为站长居然说他的祖先姓李。”
林站长抹着汗水尴尬地笑道:“对不起,各位老师。我最擅长的是书法,是南剑市书协会员,但对历史不太了解。”
然后摊手介绍杨子建道:“但这位杨子建同学就不一样了,他初中就经常到我的文化站里借书看,把我那里的图书全看了一遍,还把《南塘镇志》抄了一遍,非常勤奋。身为文化站长,我一直在鼓励他多读书看报,多学习多写作。初中时,他全校学习成绩第一,还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奖。我还保留收藏着他的借书证……”
林羡一边给自己脸上贴金,一边替杨子建吹牛,毕竟杨子建是南塘人,又在文化站借书读报过,杨子建的文学成就,怎么说也有他林站长的一份功劳不是?现在杨子建越厉害,他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