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好像一道彩虹,桥身丹霞石拱,桥上有廊亭。
“这便是风雨桥,传说建桥人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只求心爱的少女从桥上走过,了结这段情缘。据《八闽通志》卷十九‘地理,桥梁’记载:风雨桥,二十九都。《南剑府志》南塘一栏记载:风雨桥,南塘镇西,明弘治四年南塘乡贤陈瑞捐建。《南塘镇志》古迹一栏记载:明朝弘治四年,乡贤秀才陈瑞捐银一千余两,于镇西建风雨桥……但民间流传,陈瑞为一心爱女子建桥,他一生未娶,建桥之后,就遁入空门。”
其实“为女人建桥”纯属扯淡,故老相传这陈瑞捐桥之后,确实出家了,至于是不是为了爱情,完全是杨子建牵强附会写的。但既然他这个“小秀才”说了,镇里的老人们,自然也不会反对,反正这掌故传来流去早就变形了,常爷爷自己就说了好几个版本,可能连他自己都模糊了。
后来杨子建为一些风景区编造“典故”可就多了,而当地村民听久了,也就当真了。
“终于到了爱情桥。”
“不怎么样嘛,这么破旧。”
“五百年了,看这木头,肯定有翻修过。”
“那是当然的,哪有木质建筑经得起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