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询问杨妈。
杨妈苦笑了几声,悄悄在儿子耳边道:“你二伯说要祭祖。”
“祭祖,我们杨家祭祖不是在农历十月份吗?”
杨妈道:“你文章表了,你二伯说要将你表的文章汇报给老祖宗们听一下,让老祖宗知道杨家后辈开始有出息了。”
杨子建听了,脑袋开始冒汗了,想到要将这些样报信封放在贡桌上当成祭品的样子,他不禁成吉思 汗起来。
其实主要是杨妈吹牛吹得过份了,弄得亲戚们以为杨子建成了全国闻名的大作家,特别是二伯父,他觉得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应该小祭一下,然后到处串门,立即得到了三位叔公、常爷爷这些闲得霉的老人家的支持。因为杨家世代书香,但自解放后,杨家大多数人已经沦落为半文盲的农民,粗鄙不文,让他们每次祭祖时都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这时,几个老头装模作样看着报纸表的文章,常爷爷还特别大声朗诵段落。
好在报社的牛皮纸信封都比较结实,折腾了这么久,都还没有弄坏,但报纸已经变成了旧报纸,皱巴巴的,重装进信封时,鼓得满满的。
杨父也提前回家,和常爷爷讨论小祭的事。
但没过几分钟,他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