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出现了“四世五公”、累世公卿”、“累世经学”的官僚门阀集团。此时的察举制已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那些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维持特权的工具了。
而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证明,不论是何种官僚制度,一旦变成世袭制,它便很快就要腐朽下去。魏晋时产生极端腐朽的士族便是两汉察举制严重弊端所致的。
……
而这种情况无疑是张帆无法忍受的,计划创立并且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人才来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指望这样的一批腐朽的官吏如何能够成功吗?所以他自然而然萌生了试着推行“科举制”的念头……
在原本的时空,曹操也碰到了和他一样的烦恼,后来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推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