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一定接受。”公孙衍斩钉截铁的说道。</p>
“何以见得?”韩王一听不由带着期希之色看向了犀首,谁也不想做亡国之君。</p>
“王上容禀。目下秦楚因巴蜀之争而剑拔弩张,相互对峙。韩至今未能伐秦是在等齐国出兵以合纵,无奈合纵破灭;秦国却没有道理容韩挑衅至今而不出战,为何?因为秦楚目下相互对峙,秦若攻韩,则必分兵,于是国力不弱于秦国的楚国就会乘虚而入,秦便会面临两线作战,所以韩国虽叫战伐秦报仇却隐忍至今未主动出兵开战,虎狼之秦也绝不会主动伐战而使己方置于险境。”</p>
公孙衍显然对局势看的很明了,要不是有来自楚国这个不弱于秦国国力的强国带来的压力,怎能容许韩国嚣张?否则以虎狼强秦的性子早就出兵三川伐韩了,之所以至今按兵不动是担心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能扛住还好,扛不住秦国就会出大事,只要有一线失利就可能导致合纵攻秦再次发生,所以秦国不敢赌,不到万不得,能忍则忍。</p>
“所以,王上若是主动与秦修好,那是秦国求之不得,与秦修好便盟秦伐楚,夺回楚国所占韩国南境新城一郡,王上在与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