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七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节
事实上的存在,在表面“抑商”的背后,却是官商不分,官商勾结,牟利害民。

    表面的重农和实际的重商,这就是本朝土地兼并屡禁不绝,国库枯竭,社稷危机的根本原因,这就是本朝重农抑商之策的最终结果。

    上至天子,下至士子,由于重重原因,明知道“商”之不可抑,却不得不抑,明知道“农”之必须重,却难得其重。本朝的农、商在王侯权贵、门阀官僚的过分介入下,已经长期处于岌岌可危的生存状态,如果再不力图变革,本朝的社稷必将有倾覆的一天。

    “如今国家危难,民生凋敝,只有再次启用本朝初期自由开放,依法治国之策,以图重振社稷。”支持者毫不让步,高声疾呼。

    ===

    但支持者的这一说服,却触动了大汉国最为敏感的区域,那就是儒家学说和黄老学说的争论?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争论?

    朝廷的争论突然之间延伸到了太学,延伸到了名士大儒,延伸到了学术的争论。

    ===

    儒家学说在本朝占据主导地位,它的学说直接影响和决定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和推行。

    儒家学说倡导君权天授,由此引申出“大一统”的集权统治。大一统的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