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等人领命而去,长史杨修又谏道:“大将军,修有一策,可令张颌、麴义从青并二州起兵策应,张都督出平原,麴都督出代郡,如此三路夹攻,公孙瓒首尾不能相顾,必为主公所擒也!”
众人闻言皆称善,文远抚掌大笑道:“德祖虽然年少,却有如此眼光,日后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坐上三公之位,弘农杨氏、太尉大人也算后继有人了!”
杨修,正是现任太尉杨彪之子,年方二十二,初举孝廉,生的风姿儒雅,英俊倜傥,杨修聪敏好学,年少便以才学名闻京师,随献帝入邺都后,文远很快辟他为长史,在大将军府任职。
将杨修招入府中,主要是基于拉拢朝臣的考量,弘农杨氏天下闻名,杨修,出自于弘农杨氏。其父杨彪是当今太尉,祖父、曾祖父、高祖父都担当过太尉,弘农杨氏,是汉末唯一一家能够与汝南袁氏并列的名门大户。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弘农杨氏。亦是四世三公!
杨氏一族家世显赫,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在朝廷百官中的影响力极大,为了拉拢或者至少不让弘农杨氏和他的门生故吏站在自己对立面上,文远特意征召了年纪轻轻的杨修入府为官。
不过大将军府说进就能进的,杨修如此年纪就能跟在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