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断抗争,港督麦理浩才签署了一份著名的‘麦理浩法案’,大幅削减对本地及非英国电影的娱乐税,令一度高达近三成的娱乐税最终被削减到了10%左右,才有了后来的香港电影七八十年代的大发展。
然而这份法案随着香港本埠市场的开发至极致,面对本地数百家电影公司的竞争,到了八十年代末时大多数香港电影公司的利润已经从八十年代初的普遍30-50%的暴利下跌到了11-14%左右,交完了税之后几乎赚不到钱了。也因此导致香港众多电影人要么移民走人不干了,要么干脆搞起了歪门邪道来,才有了大量小成本高利润的风月电影的诞生。
麦理浩方案推出至今已有十八年之久,本来即使没有林孝智插手,原历史上新任港督彭定康也会在明年与美国签署新的关贸协议时完全取消,为美国电影敞开香港大门。不过林孝智既然知道这件事,自然要把好处跟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若不趁彭定康此时刚到香港有求于他所掌握的几家能够影响到香港舆论的媒体而趁势出击,真等到这位末代港督站稳了之后,憋足了一肚子坏水给回归捣乱的他还真说不定会眼红着连一个生机勃勃的香港电影产业也不愿留给大陆。
果然跟往常一样,林孝智一上来便扔出了一个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