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司礼监 > 章节目录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公随意,我干了
单说张居正好,能干,了不起,却不提以冯保为首的内廷为改革提供的支持力度,显然,是不厚道,也不公平的。

    崇祯以前,明军武备稀烂的现象还好些,崇祯以后,就严重多了。等到了军头和士绅勾结成为军镇后,除了推倒重来,任何改革都无济于事。如崇祯后期的关宁集团,就是典型的辽东将领和士绅官员组成的利益集团。

    枪杆子和钱袋子、笔杆子合在一起了,喝滴滴畏都没用。

    不容抹杀的事实便是,辽事以来,辽军从来不是战斗主力,也不是牺牲主力。战死辽东,保卫大明的军队八成来自于客军。

    浙江、湖广、四川、京畿、山西…

    独,无辽军。

    或许,是因为一个投降了可以回家,一个投降了也回不了家吧。

    及至到了南明时期,主要战斗力依旧是家丁性质的亲军。如孙可望北伐靠的是亲军“驾前军”,李定国那边同样靠的是本部,被清军蔑称为“老本贼”的晋府西兵。郑成功那边也是一样,能打的是其花重金打造出来的铁人兵。

    可以说,往往一万人的明军,真正称为战兵敢战之士的不会超过五百人。

    所以,一场大战几万乃至十几万大军集结,悲哀的是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