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自己的价值。价值与收入对等,这是东方研究院一直强调的一条标准。
所以这些内地交流学者。第二年的生活补助会直接翻倍。达到每月2000港币。虽然这依旧比东方研究院正式研发员们的工资低许多,但已经比香港普通工人的工资要高了,比之内地的科技同行们更是要高出六七倍。
黎健和蔡俭作为最早一批赴港交流的内地学者,从1981年7月开始算起,加入东方研究院的时间也还不满两年。但他们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追上国际前沿的科研水平,成功拿出自己的成果,这远远出乎了李轩的预料。
按照李轩最初的设想。来香港交流访学的这三年,是东方洋研究院对内地送过来的这些精英们的考察筛选期。经过三年的观察。李轩可以慢慢从中发掘出最宝贵的金子,然后用尽一切可能把他们挽留下来。
至于剩下的大部分人,在香港这三年的时间,足以让他们对东方研究院产生巨大的好感。毕竟东方研究院所提供的科研环境和待遇福利,至少甩出内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们几十条街。
他们返回内地后会成李轩撒出去的种子,把东方研究院优越的科研环境给传播出去,从而让研究院在整个中国科研阶层中,迅速建立一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