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 章节目录 130 估计比三发求贤令震撼!
远看重科举制的原因,当然,如果物质上的条件达不到,文远想的再好科举制也不会提前四百年出现在汉末三国,这个读书对于绝多数人来都还是一件奢侈的事的时代!

    历史上科举制的出现,之所以没能在汉末魏晋时代出现,有其历史的客观原因。

    这个时代承载知识的主体还是竹简,木片,纸张虽然已经发明出来,但是质量与文远前世的纸张还差得很远,文化上的传递,只能靠用手在竹片、木片之上一笔一笔的刻录,竹片木片沉重,一片简牍只能写上十几二十个字,一本书下来,往往就要百十卷书简,数百斤重,阅读和携带尚且不便,更何况因为藏书的珍贵,藏书之人将这些书卷当做命根子一样,轻易不肯借与旁人。

    文化传播的条件落后,读书的代价高昂……这些原因自然无法让更多针对民间的选拔制度实行下去。可以说在当时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壤中,是无法结出科举这样需要很多养分的果实的!

    但是自从文远来了就不一样了,初平三年,文远刚刚在河北扎下根基的第三年,他就已经将优质的纸张和线装书搞了出来!

    除了廉价便携的纸张书卷,负责传授知识的学馆也不可或缺,早在兴平元年,文远就在冀州一百零几个县里兴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