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事安排虽然变化较大,但因为新任的人选基本上都算名副其实,因此到也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但随后赵忱又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才是这次变革的重点。
首先正式确定,以政事堂为大宋的权力中枢,五位政事堂大臣为尚书左、右朴射,枢密使、和两名参知政事,均为执政大臣。
各地的公文到达建康之后,先按六部分类,然后六部尚书及枢密副使与五位政事堂大臣一起先行审阅,由五位政事堂大臣拟定好处理意件之后,再呈交皇帝批阅。如果皇帝同意,就直接批朱准行,然后用印,如果不同意,或是发回政事堂重新审议,或是留下皇帝自己的意件,由政事堂审议是否可行。当然,如果是有重大事情发生,还是由皇帝与五位政事堂大臣甚至是六部尚书仍至枢密副使一起商议之后,再行决定。
这两年时间以来,赵忱最大的体会就是,怪不得历史上昏君总要比明君多,因为当皇帝的工作强度实在太大了。自己现在还年轻,身体也算健壮,又向杨炎学过一些呼吸吐纳之法,依然觉得有些吃不消。有时看完所有的奏章以后,累得只想到头大睡,别的什么也顾不上了。他成婚也有大半年时间,后宫中却没有一个嫔妃有孕,不能不说事务太忙也是一个原因。